2022-06-29
2022-06-29
2022-06-29
2022-06-29
2022-06-29
2022-06-29
住建委发布《建筑幕墙面板抗地震脱落检测方法(征求意见稿)》
根据《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》(国标委综合〔2017〕77号),我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了国家标准《建筑幕墙面板抗地震脱落检测方法(征求意见稿)》(见附件)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:
1、电子邮箱:cws@cws.org.cn。
2、通信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;邮编:100013。
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24日。
附件:《建筑幕墙面板抗地震脱落检测方法(征求意见稿)》
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
2019年9月24日
《建筑幕墙面板抗地震脱落检测方法(征求意见稿)》详细内容如下:
建筑幕墙面板抗地震脱落检测方法
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幕墙系统面板抗地震脱落的检测原理、检测装置、试件、检测前准备、检测步骤、检测结果及检测报告。
本标准适用于幕墙系统面板抗脱落的实验室检测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8250 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
GB/T 34327 建筑幕墙术语
3 术语和定义
GB/T 34327、GB/T 182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3.1 脱落 fall out
面板从试件分离并掉落的总重大于14g,或其它配件(如胶条、压板、扣盖、紧固件等)从试件发生分离并掉落。
3.2 损坏位移damage displacement
幕墙试件的面板及配件发生可见损坏(如面板裂缝、粘结破坏等),但未脱落的最小位移量,用符号Δc表示。
3.3 脱落位移 fallout displacement
幕墙试件的面板及配件发生脱落的最小位移量,用符号Δf表示。
4 检测原理
通过动力加载装置模拟主体结构在地震和/或风荷载等作用时产生的层间变形,检测幕墙试件在指定频率和位移运动下,其面板和配件抗损坏和脱落的能力。
5 检测装置
5.1 组成
检测装置由试件安装框架(包含支撑结构、安装横梁等)、动力加载装置、位移测量装置等组成,示意图如图1所示。
说明:
1——支撑架;
2——试件;
3——支轴轴;
4——支撑臂;
5——安装横梁;
6——反力架;
7——位移测量装置;
8——动力加载装置;
9——连接部位;
10——滑轮装置。
图1 检测装置示意图
5.2 要求
5.2.1 试件支撑架应能承受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作用力。安装横梁应能承受试件的自重以及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,应具有足够的刚度、强度和整体稳定性,且应满足试件支承方式的要求。滑轮装置应能充分承受试件的位移量,不应出现磨损等影响检测的损坏。
5.2.2 动力加载装置行程应能满足检测最大位移变化量的要求,动力加载装置的动作应连续,且响应时间应能满足检测要求。
5.2.3 动力加载装置的反力架应牢固。
5.2.4 位移测量装置应能满足检测过程测量需求,且应具有实时采集和记录位移变化量的能力。
5.2.5 位移测量装置的精度应达到±2mm。
6 试件
6.1 要求
6.1.1 试件选取应具有代表性,并应考虑如下不利情况:
a)面板面积最大部位;
b)面板厚度最小部位;
c)面板强度最低部位;
d)面板安装最薄弱部位;
e)面板与框间隙最小部位;
f)面板高宽比最小部位;
g)层间位移角最大部位。
6.1.2 试件规格、型号、材料、配件等应与委托单位所提供的图样一致。
6.1.3 相同类型、结构及规格尺寸的幕墙试件,应包括3个单元。
6.1.4 试件应保持清洁、干燥。
6.2 安装
6.2.1 试件安装应与设计或工程实际边界条件相同。
6.2.2 构件式幕墙试件上横梁上表面应与上部安装横梁下表面平齐,下横梁下表面应与下部安装横梁上表面平齐。试件立柱端部不宜超出上下横梁表面200mm。
6.2.3 单元式幕墙应包含起底料和挂接装置,并应包含设计或工程实际相关的限位措施。
6.2.4 窗墙系统试件应根据设计或工程实际进行安装。
6.2.5 幕墙试件的3个单元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装。如果设备能力无法满足,需分别安装时,应保证面板的边界条件与设计或工程实际情况相符。
7 检测前准备
7.1 检测前应对试件安装进行检查,符合设计或工程实际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。
7.2 检测前应确保安全防护措施有效。
8 检测步骤
8.1 检测加载顺序如图2所示。整个检测过程由“增强”阶段和“等振幅”阶段两个阶段交替组成。两个相邻“等振幅”阶段的位移量之差应为±6mm,每个“增强”阶段和“等振幅”阶段均由4个正弦周期组成。当位移量不大于±75mm时,检测的频率应为0.8(+0.1,0.0)Hz ;位移量大于±75mm时,检测的频率应为0.4(+0.1,0.0)Hz。
a)前40s检测加载顺序图
b) 全程检测加载顺序图
图2 检测加载顺序
8.2 检测应连续进行,直至结束。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,应停止检测:
a)位移量达到150mm;
b)面板或配件发生脱落;
c)位移量达到面板高度的10%。
8.3 记录试件检测全过程的位移量、面板和配件损坏状况及当时的位移量、面板和配件脱落状况及当时的位移量。
9 检测结果
9.1 应选取3个检测单元试件中面板及配件损坏的最小位移量作为结果进行评价,记为Δc。
9.2 应选取3个检测单元中面板及配件脱落的最小位移量作为结果评价,记为Δf。
9.3 如果3个检测单元均未发生脱落,则可以评价试件Δf大于检测的最大位移。
10 检测报告
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:
a) 试件的名称、系列、型号、主要尺寸及图样(包括试件立面、剖面和主要节点,型材和密封条的截面、试件的支承体系、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以及五金件的种类、数量及位置);
b) 试件面板与杆件间的安装间隙,水平支承垫块和竖向定位垫块的种类、数量和位置;
c) 面板的种类、厚度、最大尺寸和安装方法;
d) 密封材料的材质和牌号;
e) 附件的名称、材质和配置;
f) 检测全过程位移时程曲线图;
g) 脱落位移Δf;
h) 损坏位移Δc;
i) 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;
j) 对试件所做的任何修改应注明;
k) 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。
附 录 A
(资料性附录)
结果应用
A.1 一般要求
幕墙系统通过面板抗脱落检验后,其试验结果可依照下列原则,适用于相同构造、相同材料、相同安装间隙的系统:
a) 面板组件(如垫块、定位块、胶条、密封等)与被测试件功能相同;
b)面板的宽度和高度均不超过被测面板尺寸;
c)面板间隙大于或等于被测试件的间隙;
d)层间位移角小于或等于被测试件;
e)结构胶粘接宽度大于或等于被测试件;
f)结构胶粘接厚度大于或等于被测试件。
A.2 夹层玻璃
对于夹层玻璃,如果满足以下相关要求,其试验结果可以适用:
a)胶片材料相同;
b)满足A.1中的所有要求;
c)胶片厚度大于或等于被测试件胶片厚度。
A.3 其它玻璃
A.3.1对于使用相同类型玻璃的试件,如对玻璃进行镀膜、染色等不影响玻璃强度的改变,其在满足A.1和A.2的要求时,试验结果可以适用。
A.3.1退火玻璃和半钢化玻璃的试验结果可以互相适用,钢化玻璃和化学加强玻璃试验结果可以互相适用,但是前两者与后两者玻璃试验结果不可以互相适用。
A.4 隔热构造
试件构造相同,只是增加框或扇的隔热措施,在满足A.1、A.2和A.3的要求时,试验结果可以适用。
文章转载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,原文链接:http://www.mohurd.gov.cn/zqyj/201909/t20190926_241989.html